
CNAS由中國合格評定認可委員會進行評審和管理,是國際互認的。CMA由CNCA(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)、各省、市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評審和管理工作,在中國國境內有效,對社會出具具有公正證明作用。對初評,監督評審、復評審的不符合項處理方式不一樣,對一般不符合和嚴重不符合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。為幫助大家深入了解,以下內容由創芯檢測網整理,提供給您參考。
CMA是ChinaMetrologyAccredidation(中國計量認證/認可)的縮寫。取得實驗室資質認定(計量認證)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,可按證書上所批準列明的項目,在檢測(檢測、測試)證書及報告上使用CMA標志。CMA—是檢測機構計量訂證合格的標志,具有此標志的機構為合法的檢驗機構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》的有關規定,在中國境內從事面向社會檢測,檢驗產品的機構,必須由國家或省級計量認證管理部門會同評審機構評審合格,依法設置或依法授權后,才能從事檢測,檢驗活動。計量訂證考核的內容重要是人員的資格(水平)、檢驗設備儀器的準確、精密程度,是否有必要的工作場地和工作條件,是否有健全的工作、管理規程、規章制度,是否有正確的工作依據和檢驗方法等。
CMA是國標標準,依據《RB/T214-2017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》、行業評審補充要求、申請標準等進行認證。
CNAS標志是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orConformityAssessment(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)的縮寫。CNAS—國家級實驗室的標志。有這一標志,表明該檢驗機構已經通過了中國國家實驗室認證委員會的考核,檢驗能力已經達到了國家級實驗室水平(CMA、CAL僅表示通過了省級質量技術管理機構的考核、認可。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協定,“CNAS”標志在國際上可以下互認,譬如說能得到美國、日本、法國、德國、英國等國家的承認)。
CNAS是國際標準,依據CNAS-CL01:2018(ISO/IEC 17025:2017)及相關應用說明,進行認可規則、申請標準。
不符合項整改方法
1、對不符合項的整改,要用糾正措施,而不是僅僅做糾正;
2、糾正措施是消除不符合項發生的原因,針對原因制定措施;
3、不符合的原因分析是重中之重,原因分析解決了,問題隨之而解。
常見的原因
原因分析是糾正措施中最關鍵,也是最困難的部分。
根本原因通常并不明顯,因此需要仔細分析產生問題的所有潛在原因。
潛在原因可能包括:
(a)客戶要求;
(b)樣品規格;
(c)方法和程序;
(d)員工的技能和培訓;
(e)消耗品;
(f)設備及其校準。
原因分析的通常方法
(1)實驗室文件沒有做規定:
文件沒有規定,無法可依,責任在管理部門或領導,對標準理解不到位,或者沒有意識到沒有制訂成文件的重要性。
采取糾正措施:
制訂相關文件,宣貫執行,跟蹤驗證執行情況。
如果沒有類似問題再發生,關閉不合格
如果仍有類似問題發生,則需重新分析原因,重新采取措施,直到沒有類似問題再發生,關閉不符合。
并舉一反三,查有沒有類似問題,如有類似問題,一并采取糾正措施。
(2)有文件沒有執行
有文件沒有執行,是有法不依,責任是執行人員的問題。
要對相關人員進一步培訓教育,并進行考核,考核合格后,跟蹤驗證有沒有類似問題再發生,如果沒有類似問題再發生,關閉不合格。
如果仍有類似問題發生,則需重新分析原因,重新采取措施,直到沒有類似問題再發生,關閉不符合。
本文只能帶領大家對CNAS、CMA資質評審有了初步的了解,希望對大家會有一定的幫助,同時需要不斷總結,這樣才能提高專業技能,也歡迎大家來討論文章的一些知識點。
